狼巷迷谷的名稱是因為這里的道路十分狹窄,曾經(jīng)有野狼出沒,當?shù)卮迕駥⑵浞Q為“狼巷”。而迷谷則指的是景區(qū)內(nèi)道路錯綜復雜,很容易讓人迷失其中。狼巷迷谷的地形非常奇特,與安徽其他地方不同。山谷之間相互通達,溝壑縱橫,還有許多暗澗。在谷中抬頭望天,就像是一條細小的線條,而較淺的地方遠望則變成了一片群山峻嶺。此外,這里的巖石形狀奇特,很難找到準確的地標。
狼巷迷谷占地面積9平方公里,由禪窟寺和迷谷兩部分組成。禪窟寺是整個景點的大門,位于大姐山和二姐山的交界地帶。在進入迷谷之前,必須穿過禪窟寺。禪窟寺始建于漢武帝時期,原名桃花寺,據(jù)傳是西王母賜給漢武帝的蟠桃樹種的所在地。春天時,整個山谷都綻放著嬌艷的桃花。在北宋時期,蘇東坡為寺廟取名為禪窟寺,并一直沿用至今。
現(xiàn)在的禪窟寺是近代重建的,寺后的回廊盡頭有一汪名為“玉蟹泉”的泉水,泉上的石壁寫著蘇東坡題寫的“玉蟹泉”三個大字。附近還有很多文人墨客的題記,已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了10多處。沿著石階往上走,可以進入禪窟洞,這是一個天然溶洞,因寺內(nèi)的僧侶經(jīng)常在洞中誦經(jīng)而得名。洞內(nèi)不深,氣溫常年保持在17度左右,有一些鐘乳石形似神佛,洞口還有一處達摩面壁的石刻。
從禪窟洞出去不遠處就是迷谷,這里的山石呈灰褐色,菱角分明,曲折迂回。這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然迷宮,道路狹窄,巖壁上覆蓋著層層紋理。這里的山石多形成于5.4億年前,是典型的石灰?guī)r溶地形,特別容易被水溶蝕。整個迷谷是大自然神奇鬼斧神工的產(chǎn)物。在這里可以看到許多奇形怪狀的巖石,還有一些粗短的樹木頑強地生長在巖石上。
狼巷迷谷對于身材較胖的人來說不太友好,因為這里有一個瘦人谷,對游客的身材要求非常嚴格。即使是身材苗條的人從這個瘦人谷最窄的地方通過時,也需要側(cè)身并吸氣才能通過。如果對自己的身材非常自信,可以來狼巷迷谷挑戰(zhàn)一下。據(jù)說只有A4小蠻腰才能輕松通過這個瘦人谷。另外,建議不要背包前往,因為這里很多地方需要卸下背包后才能側(cè)身通過。
前往迷谷游玩時,一定要注意跟隨大部隊,以免迷失在迷谷中。即使有地圖,實際進入迷谷也會迷路,至少要繞行幾圈才能找到出口。如果迷路了,不用擔心,隨時可以呼叫景區(qū)工作人員。狼巷迷谷表面上看上去交通不便,但實際上交通非常便利,周圍有多條高速公路,適合周末自駕游玩。這里的風景也很美,氣候適宜,特別適合夏秋兩季進行游玩。建議游玩時間在一天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