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三角龍的化石發(fā)現(xiàn)于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特里赫特階地層,約距今6500萬年。它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龍,全長約7-9米,高約2.4-2.8米,重約5.5-10噸。
3、長頸龍是一種生存于三疊紀中期的爬行動物,身長約6米。它最顯著的特點是極長的頸部,長達3米,比身體與尾巴的長度之和還長。盡管頸部非常長,但它只有12個脊椎骨,每個脊椎骨都相當長。
4、偷蛋龍是一種小型獸腳亞目恐龍,生存于距今約6500萬年的白堊紀晚期,身長約1.8-2.5米。它的體型與鴕鳥相似,長有尖爪和長尾,推測其運動能力很強,行動敏捷,可以通過堅韌的尾巴保持身體平衡,并且跑得很快。
5、甲龍是甲龍科下的一屬恐龍,主要化石發(fā)現(xiàn)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層,年代屬于白堊紀末期。關(guān)于它的體型,有兩種觀點:觀點1認為甲龍體長約5-6.5米,1.5米寬,1.7米高;觀點2認為甲龍體長約8.5米,體重約6噸。